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A map of the cis-regulatory sequences in the mouse genome



來源: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7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撰文表示,他們首次詳細標示出了老鼠基因組功能序列中一個重要部分— —調控序列的詳細情況。老鼠是生物醫學研究中最廣泛使用的哺乳動物模型,因此,最新研究也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解讀人類基因組。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基因調控實驗室主任任兵教授(音譯)表示:“10多年前,我們就精確知道組成人類基因組的字母系統(包括鹼基等),但是,這些字母如何編排成有意義的單詞、段落甚至生命,我們還知之甚少。例如,我們知道,起作用的基因組中只有1%—2%的部分會為蛋白質編碼,但除此之外,基因組內還有很多區域影響著基因和疾病的發育情況。很顯然,這些區域會做一些事情;而且它們本身也可能發生變化或者消失。”

這些區域中最主要的是順式調控元件,它們是存在於基因旁側序列中能影響基因表達的序列,調控著基因的轉錄活動,而基因調控出錯可能會導致癌症等疾病的出現。任兵和同事使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繪製出了存在於老鼠19個不同的組織和細胞中的大約30萬個順式調控元件的詳細情況。

科學家們表示,這項前所未有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老鼠約11%的基因組以及老鼠和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共享的非編碼序列中隱藏的70%以上的序列詳情,科學家們有望藉此對這些序列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而且,就像科學家們此前設想的一樣,他們找到了不同的序列,這些序列會促進或者開啟基因活動、增強基因活動並決定在發育過程中基因會出現在體內何處。

儘管最新研究令人驚喜,給人啟發,但任兵也強調說,他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只繪製出了有用基因組的部分圖片,還需要對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其他細胞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自然》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